-
【劃重點】:中國加入WTO 20周年之際,海信的國際化發展實力獲得又一份權威榜單的認可。11月18日舉行的2021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上,參考消息參考智庫發布《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力分析報告》,海信等企業獲評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力20強。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宏觀視點,作者:編輯】中國加入WTO 20周年之際,海信的國際化發展實力獲得又一份權威榜單的認可。11月18日舉行的2021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上,參考消息參考智庫發布《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力分析報告》,海信等企業獲評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力20強。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青島市副市長耿濤為海信集團控股公司董事長周厚健等企業代表頒發證書。
“企業命運、國家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始終緊緊地交織在一起。中國入世的20年,也正是海信出海最激動人心的20年。”當天上午,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瀾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20年來,海信從貼牌加工到擁有四個百年品牌、三個超50年品牌、兩個超35年品牌,服務延伸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寂寂無名到成為海外消費者最熟悉的中國品牌,從統計表中的“others”到電視全球第四,在中國、日本、澳洲市場占有率第一。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浪潮中,海信成長為一家不折不扣的跨國公司。
海信的經歷,是中國企業國際化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林瀾表示,在近30年的出海經歷中,海信總結出了三條經驗:堅持制造、研發的本土化,這是贏得當地國家和市場信任的基礎保證。實際上,也就是堅持“長期主義”的國際化,堅持“重資產”的國際化。通過研產銷本土化幫助海信更直面市場、了解消費者需求、洞察行業信息并最終作用于自身技術的升級,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贏得消費者口碑,最終在當地市場扎根。在海信內部把這個戰略叫“根據地戰略”。
“沒有品牌的國際化,就沒有企業的國際化!”林瀾說,海信連續贊助全球頂級賽事、走出了一條海信特色的體育營銷之路。從2016年的歐洲杯到2021年的歐洲杯,海信的全球知名度從37%上升到59%,海外銷售收入從196億元到達700億,海外收入占比從不到20%到達42%。海信是中國企業在品牌國際化上步子最大、投入最多的企業,而品牌國際化的直接收益是“效率”:快速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快速獲得了用戶的信任,縮短了海信國際化的路程。
堅持“尊重當地文化+移植海信管理”,是海信最近三年國際化新征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從2018年開始,海信先后收購了日本東芝映像、歐洲知名高端家電品牌gorenje、日本三電,三者都是世界知名的國際化企業。在市場的一片看衰之下,東芝映像收購一年扭虧為盈,結束了其連續八年虧損的歷史。2018年,海信收購歐洲知名高端家電品牌gorenje之后,迅速通過剝離不良資產、設置激勵機制、變“以產定銷”為“以銷定產”等有力措施,實現了扭虧為盈。
林瀾認為,充分尊重當地文化,這是并購國際企業的前提原則;移植海信管理經驗,這是盤活這些企業的重要保證。而海信管理用五句話總結即:干部作風保效率;成本控制保競爭;資金周轉保健康;質量管控保品質;快速變革贏信任。通過快速轉變,讓當地員工看到希望,從而提振信心,加強團隊緊密合作,推動經營快速向好。
出海30年,從市場國際化、到制造當地化、到研發本土化,一直在接連收購外國企業且連續成功,海信也完成了從出口到并購、從輸出產品到輸出管理的國際擴張升級之路。“企業穿越周期最需要的正是基于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和一扎到底的執著。海信的全球化之路,雖然艱難而充滿挑戰,但近30年發展,讓我們更加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向前總是充滿希望。”林瀾表示。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海信林瀾:中國入世20年,海信出海有三條經驗
- · 專訪海爾李華剛:三翼鳥是數字化時代的創新實踐
-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三審稿回應你的隱私關切
- · 商務部:2021年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相關工作正抓緊推進
- · 商務部: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貿易大國
- · 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將帶來哪些改變
- · 造車界不斷上演搶人大戰 新能源汽車“人才荒”如何破
- · 中國超10億的網民規模將帶來哪些新機遇?
- · 我國擬立法應對“大數據殺熟”
- · 統計局:7月份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